过去两个星期为新接的一个急活搞得昏天黑地,今天终于告一段落了,上未名来溜哒,欧卖糕的,两个星期没读书没看报,曼哈顿西区的毛米自杀了!
“曼哈顿西区”是未名原创继醉钢琴的“那么,爱呢?” 之后另一篇吸引我追看的小说。“那么,爱呢?” 写尽北美WNS人生百态,“曼哈顿西区”则通过可爱可怜的毛米触动了我们每个人在残酷现实下逐渐坚硬的心灵中仍然柔软温暖的角落。
毛米是个在纽约研究贫民窟的社会学PHD学生,她充满幻想,感性浪漫,悲天悯人。她曾经穷困潦倒,奖学金被停,找工作无望,又被男友抛弃。她也曾努力像她的理性精英男前男友和华尔街白骨精闺蜜一样生活,而且就在一切似乎步入正轨的时候,PHD毕业,找到工作,她突然开煤气自杀了!
未名上一时哗然,有人说毛米不成熟,不负责任,也有人批评作者效颦欧亨利故弄玄虚。
毛米自杀是出于对不得不像别人一样生活的未来的恐惧和“深深的厌恶”,她怀念和热爱纯洁的美好的小资的幼稚的青春,她明白既然她不愿意长大变成像前男友和她闺蜜那样的成功人士,至少她还可以选择永远留在青春里。
批判毛米的人大概都属于成功“无痕”地度过了从青春到成人的过渡,我们在批判毛米懦弱和不成熟的时候,深为我们自己的成长而自豪,虽然我们不应该支持牺牲生命的作法,但至少我们应该尊重像毛米这样的理想主义的人的坚持。
谨以罗大佑的“闪亮的日子”献给毛米:
我来唱一首歌
古老的那首歌
我轻轻地唱
你慢慢地和
是否你还记得
过去的梦想
那充满希望灿烂的岁月
你我为了理想
历尽了艰苦
我们曾经哭泣
也曾共同欢笑
但愿你会记得
永远地记得
我们曾经拥有闪亮的日子
2 comments:
great writing. why not post on MITBBS? :p
I didn't register at MITBB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