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去了巴尔的摩的Peabody Institute Library。这所图书馆是由银行大亨George Peabody创建的。Peabody是现在JP Morgan前身的创始人之一。他生于麻州,后来移居巴尔的摩生活了二十多年,他在此创建的Peabody Institute是美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现在这所音乐学院和图书馆均隶属于Johns Hopkins University。Peabody后来定居伦敦,他终身未娶,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尤其是文化教育事业。

图书馆的藏书大多年代已久,有很多书锁在玻璃柜里,看来图书馆更多是作为博物馆,诺大的图书馆里只有两三个学生在安静地看书。

图书馆藏有很多老杂志,象这本Smart Set,是上个世纪初的流行杂志,有点象今天的New Yorker。当年H.L. Mencken是杂志的主编。Mencken的故居就在巴尔的摩的Union Square,是一所面向公园的三层town house。Mike对Mencken很仰慕,因此就蒙生了在这买房子的“白日梦”。刚好在Mencken故居的旁边就有空房出售,我们当即就打房产经纪的电话问价钱,卖家要价25万。原来25万就可以跟已故大文豪做邻居... ...

在书架上偶然看到这本1989年世界大事记。嗯,89年,应该会有发生在中国的那场大事吧。翻开一看,果然,第二页就是这张著名的学生单身肉躯对抗铁炮的照片。

巴尔的摩还是美国国歌的诞生地,就在这里,Fort McHenry。
话说1814年,虽然美国已经建国三十多年,但显然英国对这个宣布独立的昔日殖民地根本没放在眼里。当时英国和法国在打仗,英国不允许美国跟法国做生意,美国觉得欺人太甚于是向英国宣战。但是美国刚经过独立战争兵乏马疲,而英军兵强马壮,入侵了首都华盛顿,放火烧了白宫,下一个目标就是巴尔的摩。结果巴尔的摩驻军奋力死守,在Fort McHenry击退了英军的舰队。
在Fort McHenry的游客接待处放映一部关于这段历史的短片,短片经由一名医生William Beanes之口讲述了美国国歌诞生的经过。Beanes因为参与反英集会被英军抓了做人质,诗人Francis Scott Key前往调解释放人质事宜,他在附近的一艘船上目睹了英军对Fort McHenry长达25个小时的炮轰,当时战事激烈,炮火冲天,谁也不知道到底哪方军队获胜了,直到第二天清晨,炮声渐息,Key看到Fort McHenry上的星条旗仍在飘扬,才知道美军没有被打垮,这时他写下了以后成为美国国歌的"Star-Spangled Banner"。
影片结束后,缓缓响起了这首歌的音乐,随着歌声,漆黑的放映厅右侧的窗帘缓缓拉开,映入眼帘的正是飘扬在窗外的星条旗,这时全体观众起立面对国旗,将右手扣在左胸前,有如奥运冠军在颁奖台上一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真够煽情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